2024年04月24日 星期 3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产教融合 校企一体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10 10:58:24
产教融合 校企一体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成立于2000 年10 月,由原莱芜师范学校、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莱芜市广播电视大学和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 所学校合并而成。学院在职教职工6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0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97 人。现设有8 个系、3个二级学院、16 个研究所、1 个研究中心、1 个研究院、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建有莱芜金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汽车维修服务中心等6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38 个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197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办学,先后与北京汇源集团、天津通广公司、莱芜钢铁集团等200 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11 年开始,学院重点与特变电工、福田雷沃重工、青岛金王、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扎实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资源利用、文化建设、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以“鲁缆模式”为代表、特色鲜明的合作模式,实现由校企合作、校企深度合作向“校企一体化”合作发展的转变。
    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主要做法
   (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范例——鲁缆模式
    鲁缆公司是高端电缆领域的知名民族品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研制、出口基地,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学院与鲁缆公司在彼此深入调研、沟通交流,增进互信的基础上,于2011 年4 月9 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起初,校企合作只是“学校专业培养+ 公司上岗培训”的普通模式,双方从学院即将毕业的在校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组建“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到企业实习或就业。由于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受到公司充分信任。校企双方决定深入合作,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路子,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资源利用、文化建设、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融合。
    1.共同招生。学院与鲁缆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计划,组建招生小组,到所在地的新泰一中和新汶中学等学校,通过共同宣讲和组织高三毕业生到学院、公司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校企双方情况。学生入学前与特变电工鲁缆公司签订就业合同,入学后编入“特变电工鲁缆班”。这种“双录取”的方式让考生和家长吃了定心丸,不再为就业担心。2011 年,学院仅在新泰市就招录“特变电工鲁缆班”新生100 人,新生报到率为100%。
    2.共同制订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学院教师在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四个模块,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四个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了电线电缆制造设备、电线电缆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等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既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又具有发展潜力。
    3.共同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职业标准,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开发项目化教学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将企业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技术革新等及时传授给学生,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4.共同组织教学。“特变电工鲁缆班”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缆公司派出技术骨干到学院任兼职教师,和学院教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院还邀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院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和就业讲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鲁缆模式营造了“一入学校门,就是企业人”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责任和企业归属感。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学生毕业前一年到鲁缆公司参加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并为每位学生建立顶岗实习档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由双方共同管理学生。学生在完成学业和顶岗实习,经学院和公司考核合格后,即可直接留在企业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双主体。
    5.共同安排学生就业。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企业除接受“特变电工鲁缆班”考核合格的学生就业外,每年还从其他专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择优录用毕业生。迄今在特变电工鲁缆公司就业的学院毕业生已经有213 人。
    6.企业设立学生基金。特变电工鲁缆公司把学院的育人看作“自己的事”,既关注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更关心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对“特变电工鲁缆班”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人颁发2000 元奖学金。2011 年公司首期颁发的奖学金总额就达到19 万元。
    7.共建沟通联络机制。为保证合作持续顺畅,双方建立了沟通联络机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同时建立双方高层互访机制,定期会晤,互通情况,解决问题。至今,鲁缆公司的负责人已经换了三届,但每一届领导都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学院与鲁缆公司的高层互访每年平均3 次以上。
   (二)覆盖多个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不断推进
    鲁缆模式为学院在更多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范例,通过移植、加工和创新,学院其他专业也陆续开展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1.政府主导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正顺模式”。学院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莱芜市建委的主导下,与莱芜正顺建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莱芜市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基地”,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标准、考核标准和学生实训融于一体,由政府、学院和企业共同管理。该基地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还承担全市的建筑特种作业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发挥了“校企合作的平台、服务社会的窗口”的作用,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2.科研带动型的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金威模式”。学院围绕莱芜建设粉末冶金产业化基地的有利条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了“高性能粉末冶金模具材料”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与邯郸市史威冶金设备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成立了莱芜市金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学生即是“工人”,老师即是“工程师”,实现了产学研用一条龙,使学生在企业化的生产环境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技能。
    3.服务带动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华贸模式”。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莱芜市华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引入汽车4S 店的技术和标准,成立了汽车维修服务中心,由企业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面向社会和学院教师开展汽车维修服务,只收成本费,学生在接车、客户交流、检测、维修、交车、结算等整套维修程序中了解企业流程,学习专业知识,训练维修检测技能,熟悉企业环境,掌握服务技能。
    4.营销代理型的市场营销专业“汇源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与北京汇源集团鲁中有限公司合作,获得了多个产品在莱城地区的独家代理权,并在学院成立经营部,汇源集团派人常驻学院,帮助指导拓展销售渠道,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教学和学生实训。
    5.产品开发型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大峰模式”。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山东大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按照食品行业标准,在学院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与技术支持中心,集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和销售于一体,充分发挥学院教师的智力优势,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发和指导教师团队,研发的新产品由团队指导学生生产,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培养创业能力。
    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企业、面向社会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办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企业量体裁衣的培养模式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标志。学院通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另一方面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力。在服务特定企业的同时,学院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专业,与本地区乃至外省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全面融合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中,学院与企业是办学的双主体。学院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实现能力培养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共同营造职场氛围,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贯穿育人的全过程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涵盖招生、培养、就业育人的全过程。学院与企业共同商定招生计划,招生即招工。在学生入校后,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完成校内学习任务后到企业顶岗锻炼,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即可直接在企业工作。“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使学院和企业形成了从学生入口到出口的共管共育的育人机制。
   (四)多岗轮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在企业和校内基地实习、实训期间,打破传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式,定位于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多个岗位轮岗,使学生体验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感受职业情境、学习“如何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能迅速适应新岗位,实现了全面发展。
    三、“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效
   (一)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以“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途径,带动了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双方从思想到行动的深度融合,避免了以往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工学结合“两张皮”等流于形式的现象。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创新、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环节得到充分保证,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控制数量,把握需求,毕业生适销对路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专业招生数量,是在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缜密研究基础上,考虑一定的淘汰率和岗位的变化,由校企双方协商制订的,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这种为企业量身定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既破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受到企业的青睐和欢迎,确立了与学院长期合作的关系;同时,学院也让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三)合作研发,促进了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
   “校企一体化”不仅体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而是校企多层次合作、多方位互动、互利共赢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技术研发方面,学院与多家企业和高校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学院的科研创新工作实现了较大突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0 项,累计争取科研扶持资金1162 万元,获得国家专利535 项,其中发明专利17 项,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30 余项。在合作研发过程中,企业也主动向学院投资,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软、硬件建设,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水平。
   (四)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
    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提升了竞争优势,获得了更大收益。企业选拔到了高素质的员工,加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与学院加强合作创新,整合外界技术创新资源,壮大自身研发实力,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从单纯的员工招聘需求到关爱学生的成人成才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