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 5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服务地方经济 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枣庄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8 16:14:56
服务地方经济 企校合作培养人才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133 号)和《关于加强全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140 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了企校合作共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企校合作共建基本情况
   (一)学校明确“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
    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重新审视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之后,我校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强调在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实现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我校抓住“地方性”、“有特色”和“应用型”三个立足点,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一点就是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企校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我校一直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进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
   (二)加强工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作为一所地方性的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求。枣庄学院虽然是从枣庄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枣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 1992年开始设置非师范类工科专业,首次设置的工科专业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科专业,此后,不断扩大非师范类专业的比例,并且注重加强工科类专业的建设。自 2004 年起先后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土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2 个工科类本科专业。
    2009 年,枣庄学院与相关企业申报的轻工生物技术、矿物加工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全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140 号)列入《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本科)专业推荐目录(第一批)》,2011 年,我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被列入《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本科)专业推荐目录(第三批)》。2010 年,我校积极组织申报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并于 2011 年 3 月获教育部批准。下一步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调整后的新专业目录,积极准备申报新的企校共建工科专业。
    我校积极参与国家本科教学工程试点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布局日趋合理,培育出一系列教育改革成果。2013 年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地方本科院校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第一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三个专业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2 ~ 2013 年共有省级精品课程 23 项;网络工程专业在 2014 年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中获资助建设经费 300 万元;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YOYO 大学管理系统》入选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在企校共建工作中,我校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认可,2009 ~ 2011 年,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了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称号。
   (三)多渠道推进企校共建工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通过企校合作办学、企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校师资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企校共建实验室、企校携手推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途径开展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落实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大了学工交替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使得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较好地提高企校双方的社会知名度,有效利用双方的资源与文化,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了企校共建、企校共赢的目的,建立了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协调机制,有力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的水平与能力。
    我校工科类专业,分别与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山东海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移动枣庄分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企校共建协议,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科技攻关、资源共享等方面达到互利共赢。企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培育教学改革成果。
    我校与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已于 2011 年开始招生,共招生 37 人。该专业具有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其依托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另外,学校与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及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煤化工研发中心和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煤化工学院及煤化工研究所。聘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王辅臣同志担任枣庄学院“煤化工学院”顾问;聘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晋生同志,兖矿鲁南化肥厂厂长褚宏春同志,兖矿鲁南化肥厂国家煤化工工程中心主任张鸿林同志,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丁辉同志担任枣庄学院“煤化工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兖矿鲁南化肥厂国家煤化工工程中心主任张鸿林同志担任枣庄学院“煤化工研究所”所长。为充分发挥国家水煤浆工程中心的科技辐射作用,请企业资深专家到煤化工学院授课,共同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煤化工是枣庄城市转型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枣庄市政府加大了对我校的财政支持力度,连续 3 年每年投入 1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我校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煤化工方向)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实训条件、办学经费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面积 1.2 万平方米的煤化工实验大楼刚刚竣工,通风设施、纯水设备、实验台等装具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设备及装具投资 400 多万元。煤化工专业实验室一期投资 100 多万元,购买了碳氢元素分析仪、等离子光谱仪、煤反应性测定仪等设备。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为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推动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主要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我校 2013 年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我校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实行“平台 + 模块”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按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各专业均实施前期通识教育与学科类基础课程教育,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即具有相同(相近)学科基础的专业要按学科类设置基础课程,第 1 年按类培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1 年后按专业进行培养。新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每个专业的课程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等构成。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设置 3 个短学期,逐年逐级开展实习教育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三学期制,即秋季、春季和短学期。春、秋季每学期 18 周,其中授课 16 周,期末考试 2 周;短学期 4 周,安排在大一至大三学年每年 6 ~ 7 月份进行。短学期注重短线课程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工科类专业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案集中在大四学年下学期集中进行实习的做法,充分利用三个短学期,逐年逐级加深、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在大一学年的短学期开展基本的工业见习,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企业、工厂,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大二学年的短学期,在学生学习了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后,在工业见习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习、金工实习、仿真实验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大三学年的短学期,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学工交替、顶岗实习。通过逐年、逐级加深的实习教育,使大学四年实习教学“不断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设置集中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不少于 30%。鼓励有条件的工科类专业第四学年主要开展顶岗实习(带薪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二)选派干部、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挂职锻炼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选派教师到周边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师资,同时,使学校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需要。我校自 2010 年开始,每学期选派十几位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这是为了适应枣庄市城市转型战略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找准学校服务地方的结合点,并在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学校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距离,使学校了解地方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校地合作,与地方结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2011 年 3 月,我校与枣庄市市中区结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开展志愿服务,加强科学普及,推进文化传播,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时与市中区政府、企业对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重点围绕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电力电器、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建设等领域与市中区进行全方位对接,开展产品研发和工艺改造,加快推进市中区城市转型的速度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三、企校合作培养人才下一步打算
    企校合作的过程是高校与企业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合作内容日益丰富,合作层次不断深入。为确保做好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校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内涵建设,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与共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3.与企业携手开展企校共建工科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保证招生数量。
    4.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行定岗实习,使学生通过实习认识企业,缩短工作的适应时间。
    5.加大企业对该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引进的双赢。
    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枣庄学院坚持办学模式的地方性,将“服务地方”作为学校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将校地合作、企校合作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今后,枣庄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拓展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渠道,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力度,进一步探索企校共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推进企校良好的合作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