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 6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开放共赢 产教结合机制的实践探索 (滨州职业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8 15:33:56
开放共赢 产教结合机制的实践探索
 
       滨州职业学院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两个切入点,实施开门开放办学和系列改革,全面提升办学境界和自身实力,以自身贡献赢得政府、行业多方支持,凝聚发展合力,以主动作为,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内生动力,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制度保障,形成了“双点切入、三力相长”开放共赢的产教结合长效机制。
    一、实施开门开放办学和系列改革,提升办学境界和自身实力按照“开放办学、创新发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整体思路,实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考核评价等四项改革,先后修订出台了 125 项制度,形成了推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鼓励校企合作的导向机制
    修订职称量化赋分暂行办法、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二级学院在社会服务收入的分成比例,提高社会服务在教师职称晋升中评价权重,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制定教职工企业研修锻炼管理办法、职称晋升加分等一系列制度,鼓励企业研修锻炼,推动教学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
   (二)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教学运行机制
    实施弹性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促进校企协同管理的制度 46 项。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校企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企业时间安排,制订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解决兼职教师上课与工作时间冲突问题;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公众为四个监控主体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评估体系,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三)建立全程督查的倒逼机制
    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将包括产教结合在内的所有工作纳入《一周重点工作督查专报》、《重点工作督查专报》、《一周重点工作展示》等三个督查专报,督查工作横向到边无死角、纵向到沿无缝隙,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和及时、有效、广泛督查。
   (四)建立注重实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指标量化分解,把服务对象评议与单位互评相结合,评优劣以数字说话、论高低以实绩为证。开放策略和系列改革,全面提升了学院办学境界和自身实力,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3 个、省级教学团队 3 个,新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35 门、省教改课题 5 项;第四届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1 项,且有 5 项成果推荐参评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列全省第一。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省教学名师 2 人。
    二、以自身贡献赢得多方支持,凝聚发展合力
    主动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支持学院实施服务“十大产业链”、服务“两区”、服务滨州“转调创”三大行动,以贡献赢得多方支持,凝聚了发展合力。
   (一)赢得政府支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学院服务地方的重大贡献,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滨州市政府在省政府 49 号文框架下,出台了系列文件,实施了校企合作专项补贴、企业办学成本列支、税收优惠、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学院发展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13 年 6 月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主持召开了由 8 所高校参加的全省高等教育座谈会,我院应邀出席,并汇报了学院发展建设和全省职业教育改革情况。滨州市财政落实骨干校建设配套资金 6330.63 万元,生均拨款提高到 1.28 万元;市人保局等职能部门将政府购买或补贴的培训交由学院承担;市体育局投资360万元共建了“滨州市体育局训练中心”;市委组织部、人社局在干部配备、教师招聘、兼职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突破限制,实现柔性引进,解决 28 名兼职教师职称评聘。市教育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将涉农专业人才培训等政府购买培训项目交由学院承担;市人社局林业局、畜牧局在学院投资建设检测中心。
   (二)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多元治理结构
    1.组建院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山东省教育厅主导,由我院等 7 所山东省区域内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联合成立了山东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联盟,在实训条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深层次合作,推动地域、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
    2.健全市级校企合作组织,统筹职教发展。学院推动滨州市成立了市长任组长、15 个职能部门组成的骨干校建设领导小组和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协调制定了全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将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纳入滨州市十二五规划,并列入每年度的滨州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
    3.健全内部合作组织,实现多元治理。市政府牵头,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参与组建了滨州职业学院理事会,各二级学院(专业)成立董事会、理事会。成立合作实体,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信息工程学院创办了滨州市信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既承担企业安装工程和科研项目,又与学院一体化管理,深度参与教学。大型企业、行业协会自觉发挥理事会成员作用,进校园参与办学成为常态。京博集团先后为学院捐助资金、设备 100 余万元,承担了学院学生实训及省培、国培项目实训任务;魏桥铝电与学院建立冶金学院,举办“魏桥铝电高级进修班”定向培养人才,轮训员工700 余名;信诺医疗器械公司投入 5000 余万元与护理专业合作共建“滨州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合作的企业由原来127家增至221家,企业捐赠设备和资金达到7050.15万元。
    三、以主动作为服务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内生动力
    学院紧紧围绕服务黄蓝“两区”和经济转调创,按照职业性和高等性人才定位,培养企业和产业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选题原则,突出科技成果的应用性,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成果转化。
   (一)多层次办学,输送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
    1.“服务黄蓝两区、对接生态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区域岗位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三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共设置新专业 10 个,改造传统专业23 个,撤销劣势专业 8 个,建立了订单班 22 个。5 名学生在实习期就担任了班组长和主管工程师。
    2.“校企协同、产学互融”,多途径多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董事会、理事会等多元办学优势,分别形成了“校企互动、产学结合、厂校共育、分段实施、学做循环、能力提升、多元合一、五段式”等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分别达到了 98.18%、99%、98.24%,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分别达到了 85.23%、87.41%、89.36%,本地人才贡献率逐年增高到 52.60%、55.82%、80.00%。世界 500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车间主任、班组长的 35% 是我院毕业生,15% 一线工人参加我院技术培训。
    3.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多样化岗位技能培训,改善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开展农村技能培训,提升后备劳动力创新创业能力。滨州职业学院围绕“两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三农”一线等,开展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承接政府购买培训项目,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退伍军人等培训;开展成人函授学历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三年完成社会培训 14.33 万人次。
   (二)人员和技术“双向嵌入、双向流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校企双赢
    学院围绕现代农业、家纺服装等支柱产业发展开展技术研发,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为企业提供急需关键技术。学院获得了企业的经费,老师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三年来,滨州职业学院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 98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160 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4.01 亿元。
   (三)校企携手解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
    学院向董事会成员企业注入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强化教育功能,实现“厂中校”。滨州职业学院出资 595 万元与宏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纺纱生产性专线,建成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综合性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企业工作站,延伸教学管理职能,促进了学生就业,通过董(理)事会成员单位和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就业 2665 人。富海集团与滨州职业学院化工技术专业共建了“富海石油炼制班”,企业每年出资 12 万元设立助学金,企业一半的中层管理人员是学院毕业生。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开放拓宽空间、服务赢得支持、改革深化内涵、管理提升品位、文化彰显特色、民生助推和谐”的发展思路,更加注重教育质量、更加注重科研工作、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知名品牌。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