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 6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潍坊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8 09:56:24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潍坊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积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举办校企联谊会,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
    学校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了加强沟通,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洽谈校企合作,谋划未来发展,促进校地共赢,2010 年 4 月 23 日,在潍坊市经信委的多方协调下,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办了潍坊市有关领导、大型国企董事长、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以及 60 余家大中型企业代表出席的校企合作联谊会。联谊会的主题为“合作、发展、共赢”。联谊会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瞪家企业与学校现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会后又有山东海龙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26 家企业与我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机制、共赢发展,加强领导、务求实效”的原则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合作,合作内容涵盖了包括实习实训、技能培训、资源共享、项目合作、信息交流等诸多方面。
    通过校企联谊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推动校企合作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发展。联谊会同时也是学校进一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的良好契机,是学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学校今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举办校企合作联谊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互利共赢,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探索产学结合的创新模式
    经过多方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学校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歌尔集团三方于 2010 年 2 月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探索产学结合的创新模式,合作创建潍坊学院歌尔科技学院。歌尔科技学院作为潍坊学院二级学院,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主进行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董事会成员由 7 人组成,其中潍坊学院和歌尔集团各派 3 人,高新区派 1 人。歌尔科技学院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学历教育,以工科专业为主,按在校生 3000 人规划。歌尔科技学院规划占地 200 亩,由歌尔集
团负责全部的硬件建设。歌尔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按照“X+2”的模式,前 X 年(本科生 2 年、专科生 1 年)以潍坊学院为主制定,学生在潍坊学院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后 2 年以歌尔集团为主制定,在歌尔科技学院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师资队伍以潍坊学院为主,歌尔集团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部分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歌尔科技学院招生列入潍坊学院招生计划,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潍坊学院负责办理,学生毕业后由歌尔集团负责安置。歌尔集团和学校共建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两个本科专业,承接了两个专业60% 的实践教学环节,接受上述三个专业 30% 的毕业生。我校与歌尔集团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歌尔集团在电光声器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同歌尔集团的合作,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共享了教学科研资源,提高了就业率,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地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合格人才。
    三、实施干部教师挂职锻炼的举措,加强校企合作交流
    学校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围绕着这个培养目标,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增强开放办学的力度。在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提高师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并不断付诸实际行动。学校与潍坊市委组织部达成人才交流协议,从学校选派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管理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分批到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为挂职单位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在实地锻炼工作过程中探讨校地校企的结合方式,以此来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派出七批共 141 名干部教师到地方政府机关以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昌大建设集团、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盛辉国际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挂职。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挂职锻炼的效果非常突出,通过挂职干部的穿针引线,由 20 多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实习实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交流、横向课题研究等,四年来年合作企业承接学生实习实训达 15000 余人次,接受就业学生 2000 多人。学校每年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从企业引入实际生产流程,将符合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从企业中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其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和特长,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师的科研活动,带动部分年轻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数控技术及应用”、 “CAD/CAM/CNC 一体化技术—UG NX 软件应用”等七个科目的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机电工程实验中心被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确定为国家级三维 CAD 教育培训基地。连续五年举办山东省二维、三维 CAD 及 CAD/CAM 软件应用培训,年培训 300 人以上;连续五年举办潍坊市数控技术及应用及数控机床操作培训,年培训 150 人以上。学校抓住国家和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机遇,加强与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学校被山东省商务厅确认为第二批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2011 年,“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培训认证项目潍坊学院培训中心得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潍坊地区的唯一授权。
    四、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提高的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突出了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了产学研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同潍柴动力、歌尔声学、北汽福田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小组,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指导,达到校企合作育人的目的。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企业工程实际,以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等岗位群为主要实践对象,熟悉企业运转过程,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技术瓶颈等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在现实生产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组织选派学生到北京达内科技培训集团等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实训,以加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软件素养和职业素养课程,由企业的专职素质拓展师负责教授。参加实训的学员将搭乘就业直通车,以订单形式输送于国际国内知名 IT 企业,如微软、神州数码、博彦
科技等,其中 50 多人到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时选拔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同时又有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到著名企业去培训,从而逐步改变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与潍坊远丰塑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基地、与淄博明新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明新化工研究室的基础上,又与青州盛林化工研究所合作建立潍坊化工研发服务中心,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筑工程学院将学校工科实验楼的建设工地作为第二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师生共同参与从建筑设计到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同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专业意识。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同企业联手打造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派出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科研和生产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由学习提高、到参与商讨再到决策指导的螺旋式提高,使教师队伍逐步成为传授知识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双师型”高素质队伍。
    五、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学校与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为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从事海外营销、售后服务的专门技术人才。双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了大量实用性课程,完善了实习环节的考核标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海外服务人才的需求。学校主要承担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学生的上岗实习、课程实践等环节,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实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学校与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培养软件外包专业学生,学校按照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工作;学校根据歌尔集团需求和学生意愿,从符合条件的在校生选拔部分学生调整专业方向,转入歌尔科技学院参照“X+2”的模式培养,为企业输送急需和专业对口的专业人才。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