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 3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创新“点线面”立体型体制机制 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东营职业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3 11:18:44
创新“点线面”立体型体制机制
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东营职业学院是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秉承“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点线面”立体型体制机制,建立了学校与企业(点—点)、学校与行业(点—线)、学校与区域(点—面)、“点线面”立体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培养了大批“德厚技高、乐业好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东营市绩效考核“A级单位”,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662 项,被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评为“2013 中国最具影响力职业院校”。
    一、“点线面”立体型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一)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成立了由东营市政府、各县区政府,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
64 个部门单位组成的“东营市职业教育集团”。联合胜利职业学院、东营市技师学院、各县区职业中专和职教中心共 9 所院校,组建“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与区域内中职学校合作,设立“三二连读”专业 7 个。与东营市技师学院联合制订了专科毕业证、预备技师证“双证互通”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技师培养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设“五年一贯制”专业 9 个,2013 年招生 2201 人。与烟台大学开展“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2014 年开始招生。初步构建了中职、高职、技师学院、本科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连续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服务黄蓝国家战略能力增强
    东营市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石油与
石油化工基地。依据黄蓝国家战略重点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围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服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点建设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 6 个专业,增设了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光机电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8 个专业。根据人才需求情况暂停旅游英语、法律实务等6 个专业招生。建设期内,经过调整和优化,形成了 6 大优势专业群,新增省级特色专业 4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 1 个。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进一步增强,产教融合更加紧密。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开始显现
    按照“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个对接”的思路,即:贯穿能力培养一条主线,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
课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探索形成了“知识 + 技能 + 态度”三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6 个重点建设专业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了“现场—理论—仿真”螺旋上升式等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区域产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支撑平台,以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为重点,以拓展能力课程为补充和提高,构建了“支撑平台 + 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项目化改造。建设期内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 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完成和在研省级教改项目8项,其中5项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83 门,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92 部。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100%。
   (四)“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教师职教能力培训和测评,组织教师赴国(境)外培训 104 人次,国
内各类培训 2715 人次。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和教师研修工作站,创新教师“教学、生产双栖身份”的培养机制,801 人次教师参加了企业研修锻炼。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 91%,重点建设专业达100%。439 名教师先后通过职教能力测评,专业教师对411 门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占全部课程的60%。从企业生产一线及高校招聘引进高技能专业教师 27 名。出台了《东营职业学院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建成 804 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其中 595 名兼职教师承担了教学任务,2013 ~ 2014学年度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了 50.5%。建设期内,培养、聘用专兼职专业带头人 57 人、骨干教师 298 人,新增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学名师、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各 1 人,省级教学团队 2 个。
   (五)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成效显著
    按照“多元投资、开放共享”的原则,通过财政支持、学校自筹、企业投入,贴近生产实际,引入现
代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期内,投资 12587.00 万元建设了 31891 m2 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投入资金 4694.20 万元,建设了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等 16 个校内综合实训中心;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将 4 个博士工作室、9个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所、7个“校中厂”、7个技能鉴定站等与实训中心有机融合,建成了东营市唯一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技能鉴定、技能培训、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产学研用”一体,与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万达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0个和“厂中校”6个,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与顶岗需要;构建了实习实训全过程管理模式,毕业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比例达到 100%。
    二、“点线面”立体型体制机制主要做法
   (一)“点对点”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所谓“点对点”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单个企业的合作。学校积极盯准重点、大型、新兴企业和企业
集体,紧紧盯紧产业集群,点上突破并开展校企要素全方位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学校与区域内 57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东营市内的中国企业 500 强 9 家、市政府重点调度的企业 50 家、省经信委在东营市确定的省级实训基地69家。探索实施了以产权为纽带的校企一体化办学。与中锐教育集团、蓝海集团、万达集团、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合作共建“中锐汽车学院”、“蓝海学院”、“万达学院”、“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学院”等 6 所合作学院。中锐教育集团投资 220.00 万元,投入实训设备、课程包,派驻实训导师与管理人员;学校投资 900.00 万元,建设汽车工程中心和实训基地。双方实行“委托管理,购买服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期限 12 年。实现了联合招生,定向培养,高端就业。“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学院”,成立理事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双方共同投资 2200.00 万元,其中学校投入 273.00 万元,建设了植物育苗中心、组培中心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资源调查及选育、抗旱耐碱优质牧草遗传育种、黄河三角洲耐盐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等 6 个科学项目研究。“蓝海学院”学生的学费作为合作办学的经费全部投入合作学院建设,双方申请餐饮管理专业,实施中高职连续贯通培养;与万达集团共建“万达学院”,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三年来共招收培养 326 人,实现了校企一体化办学。
   (二)“点对线”与行业组织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效率
    行业指导,标准引领,牵线搭桥,所谓“点对线”合作,就是推动行业内企业与学校“线对点”进行
专业对接。积极加入各类行业协会,做到合作一个行业,联系一片企业。学校已加入 28 家国家、省、市级行业协会,并在 13 个行业协会担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校提供职业岗位从业标准,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交流平台,开展课题立项及技术研发。2013 年,在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支持下,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得省财政50 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与东营建筑业联合会共建东营市建筑业特种作业培训基地,委托我校面向全市建筑行业开展8 个特殊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完成 4608 人次的培训任务;与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研究会合作,共同举办两届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学校与东营市物流协会、东营市快递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了“东营市快递企业职业技能及高层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为东营市培训培养快递人才484名。学校加入了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物联信息工程创新教育联盟等职教集团,任副理事长单位。
   (三)创新“点对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挥政府统筹和主导功能
    市政府主导,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督促区域内县区政府和开发区与学校“面对点”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与东营市三县两区政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下成立了“东营职业学院创业学院”;在东营区政府推动下成立了“蓝海学院”;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推动下成立了“万达学院”、“万通学院”。为了保障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县区政府和学校设立政校合作促进办公室,强力推动合作有关事宜,与区域内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务实高效的合作,落实各项协议 68 项、科研项目 87 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9153 人月。市政府建立了政策性投入机制,确保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兼职教师聘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重点向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倾斜,接收实习学生享受税收优惠。三是刚性规定企业必须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 ~ 2.5% 提取职业教育经费,其中一部分由各级政府统筹,纳入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其余部分返还学校或培训机构。四是市财政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办理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共建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等。五是政府设立奖励基金,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分别给予60万元、40万元的奖励。六是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贫困生救助。市政府为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配套7961.85 万元专项资金,按建设项目实施年度足额拨付。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