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 5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校企“熔”合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1 17:00:01

校企“熔”合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家和省市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精神,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探索符合院实际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法,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熔”合,共铸“作风硬、技能强、守纪律、善合作”的钢铁人的办学特色,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一)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学院的举办方——山东钢铁集团高度重视,使学院和企
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熔”合。多年来,我院始终坚持将校企合作工作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快速发展专业,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列入部门目标考核。
    2006年,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下发了《关于直属企业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加强合作,做好人才培养与科
研开发工作的意见》,2010 年 4 月,山钢集团在学院召开校企合作专题会议,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实训基地建设、企业职工培训、人员双向流动、招工就业、经费筹措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统筹和扶持,促进了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学院借助行业的协调优势,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用企业的力量加强专业建设,用企业的平台开展教师培训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用企业的人才和设备增强办学实力,用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技能,用教育培训服务企业,用对口适用的毕业生回报企业。多年来,学院始终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学院的办学目标。
   (二)建设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
    校企合作是决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校企合作没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
障,则会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软肋。为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制定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政策的指引下,学院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条例》,建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了领导机构,形成了计划、筹划、实施、反馈、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流程。
    1.校企合作组织体系
    根据校企合作内容,结合学院实际,学院设立了由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与系部负责人等组成的校
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校企合作办公室作为协调落实、监督检查全院各部门校企合作工作的宏观管理机构。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各系部建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功实现了校企合作二级管理。全院校企合作工作由校企合作委员会统筹协调;系部由系部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分管本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完备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拓宽了办学空间,使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效能得以增强。
    2.校企合作评估体系
    学院坚持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应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性评估工作制度。对承办校企合作项目的系部的人
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开发等进行年度效益评价,并于每年年底前报院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委员会每学年末召开总结会,对当年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系部、项目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者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年来,
学院本着服务企业、校企互利、校企共管和校企互动的合作原则形成了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1.促进就业的订单培养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
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多年来,学院致力于与企业深度合作,订单培养高技能人才,2002 年以来,先后与 65 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累计为各类企业举办了 155 个“订单式培养”班级。
    2.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学结合模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我院与济南钢铁
集团公司、莱芜钢铁集团公司等多家钢铁、化工、机电维修等行业企业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将企业作为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合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为实习学生提供产品、设备、教师支持、奖学金、市场等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3.创新“产学研训”合作模式
    我院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山东省 12 个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行业协会的纽带和辐
射作用,与各协会下属的数百家企业在生产、教学、研发、培训四个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学院还与多家冶金企业签署“冶金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学院实训教学真题实做,为企业研发相关技术,用于生产,同时,学院还积极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行业发展。先后有 60 余人次参与了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活动。比如:王庆春老师参与了莱钢 1880m3 高炉长期稳定生产的试验研究、付师星老师承担滨州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端面齿轮滚压加工技术研究”。学院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开展高水平横向课题研究。学院与济钢、莱钢、张钢等冶金企业横向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学院每年承担横向课题数都在 50 项以上,获得研发经费 900 余万元,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近亿元。先后有《焦炉煤气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7项科技成果获得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奖。其中,我院教师与“淄博应强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南大学联合申报的风力发电设备“含氟涂料开发项目”2010年 5 月被山东省科技厅列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淄博市科技局和淄博市开发区经费支持 510 万元。学院与传祥集团联合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了创尔沃研发中心、卓尔电气研究所等等。
     4.健全的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学院按照“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恪
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采取了由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的方式,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在校内学院先后建成了“建筑材料检测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实验室”、“机柜装配生产车间”、“智能开关生产车间”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本着行业优先、专业对口、服务教学、校企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签订了双向合作意向,即: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是企业的职工教育培养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同时山钢集团、海信、达力普、太极、歌尔声学等十几个企业在我院设立企业奖学金,初步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院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进我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2010 年 9 月,“山东钢铁集团人才培养基地”在我院挂牌,2011 年 3 月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山东省经信委等 6 部门联合颁发的“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在我院挂牌,进一步扩大了我院服务社会的平台。
    5.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
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或企业);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如电工、电焊、工程机械操作工培训基地。
    2009 年和 2010 年,我院连续两年承办了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主办的“山东省冶金耐材行业职业
技能竞赛”,负责竞赛大纲制订、培训教材编写、命题和阅卷、考务和裁判等项工作,并获“优秀组织奖”。机电工程系完成了对齐鲁石化公司全体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三维 CAD 应用培训;冶金学院承担了山钢集团所属企业、石横特钢、淮阴钢厂等单位的职工培训等,每年总培训人数过万人。校企合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双赢”,只有坚持开展高质量的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合作的可持续性和校企双赢。下一步,学院将坚持高端引领,与更多优质企业开展双导师制、企业课题真做、实训室建设、项目课程改革等深度合作,强化校企合作质量,着力培养技师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生三赢
    50 多年来,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部、山东省冶金厅、冶金工业总公司和目前的山东钢铁集团,
属于典型的行业办学,学院与钢铁企业之间血脉相连,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院在合作中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了我院及合作企业加速发展。学院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国校企合作先进院校”、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成果奖”、“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百强院校”等荣誉。
    学院与合作企业签署了用工协议,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
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同时,合作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
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
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
    三、今后校企合作工作发展展望
    (一)努力产生更加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计划在巩固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3 年内新增加校企合作单位 40个。选送 3000 名学生赴合
作单位进行实习;实现充分就业、进行重大产业项目校企合作。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新发展
    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决定学院办学的高度。在今后的校企中,我院将更加积极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努力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新发展。力争使学院所有专业都有对应的合作企业,以目前以有重点合作企业合作经验为借鉴,大幅度提升了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加速学院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
    进一步通过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实用技能人才,改善和密切学院与政府、企业、
院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院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学院发展增添更加强劲后劲和活力。
    力争使学院在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社会服务和教学管理等
方面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四)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高执行力
    进一步理顺校企合作关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把校企合作工作抓细抓实。认真落实人才需求预测
、专业调整与设置、人才目标定位、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是今后的校企合作工作在项目开发、深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更加明确,建立起执行力强的长效机制。
    (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目前,学院虽然制订了《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从管理制度上调动
教职工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机,使教职工在实现学校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学院将以更加积极与企业联姻,校企深度融合,稳步构建“方案共定、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达到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目的。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