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 5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17 10:16:10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及时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建立与各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的素质教育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发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模式。学院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制度保障,互利共赢,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校企合作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院自2005年开办高职教育以来,一直尝试搭建以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的职业教育大平台,初步构建起企业深度参与的紧密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
   (一)构建起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院校发挥民办院校自主办学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了理事会办学体制,全方位发挥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功能,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完善了校企合作制度。学院根据校企合作政策、协议的执行和运行要求,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组织编撰了《校企合作制度汇编》,初步构建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制度运行框架。先后出台了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聘任、合作共建课程、合作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先进技术应用)、校企合作开展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管理、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管理、岗位技能培训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使校内与校外、学院与企业、学生与岗位有效对接的“双向引进、双向互聘、双向培训、双向服务”的校企合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实现了校企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项合作向系统合作转变、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合作的 “三个转变”。
   (二)建立了“校企合作研讨会”年会制度
    早在2006年,学院就先后与山东法因数控有限公司、山东青能动力有限公司、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济南腾跃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天齐置业集团、济南鲁岳建筑公司、山东世纪明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等旨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的制度,现在已有30多家企业全过程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院每年组织召开“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校企合作研讨会”,邀请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长等主要领导参会,在企业来校选拔毕业生的同时,组织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与用人企业共商学院发展大计。探讨合作内容与方法,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论证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等问题,对培养目标、培养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磋商、研讨,校企双方共同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将职业标准融入进课程内容,岗位技能融入到实训项目,职业素养融入学生行为规范,突出行业企业的需求。目前已形成年会制度。
    二、现场教学,引企入校,逐步拓展合作范围
   (一)校企合作,创新现场教学模式
    现场教学的含义: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010年9月,学院与三庆置业集团联合启动了现场教学项目。现场教学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实现专业与项目部对接、教学班级与施工队对接、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对接、教学进程与施工进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教学组织“4对接1融合”模式。11个现场教学基地都聘请了3—4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采用“师徒式”模式,指导学生的现场参观和工地实做。
    现场教学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教学的创新之路。现场教学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施工测量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施工内容、岗位标准实现了对接。在施工生产的真实环境中,学做合一,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历经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体验了企业文化,实现了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
   (二)筑巢引凤,探索“参与生产、服务企业”新模式
    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室)建筑面积6.62万平方米,共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包括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数控激光快速成型机等生产型设备350余台,使实验实训中心(室)更具有“企业化”特征。建成数控加工中心、先进制造技术、汽车构造与检修等43个实验实训中心(室),其中建有“国家数控工程中心山东培训分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实验实训基地”、“德国KELLER CNC公司‘凯勒数控实验室’”、“山东旅科信息有限公司‘山东高校呼叫中心实训基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评测中心(ATC)”;初步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2010年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及财政厅批准我院为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2013年批建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D打印技术应用方向”为企校共建工科项目,并给予60万的财政支持。
    学院充分利用师资与设备的优势,大力开展企校一体社会服务,先后与济南钢铁厂、山东省河务局、胜利油田、济南奥迈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九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济南易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包括矿井安全门、数控钢丝网编织机、抽油杆防偏磨装置、数控雕刻加工中心、血液分析仪等技术项目3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为中国重汽集团开办了六期数控技术培训班,培训500余人次;国家快速制造研究中心培训中心与山东富美公司、济南奥迈机电有限公司开展了3D打印技术的合作,建成以我院3D打印设备和技术为依托的合作平台,为富美、奥迈举办3D打印培训班,培训370人次。为章丘市开展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试培训600余人次,会计资格证考试培训1000余人,承担山东世纪明智工程机械公司、新概念物流有限公司、力诺有限公司、山东旅科有限公司等大量企业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管理、物流知识技能培训,培训人数300余人次∕年。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教、学、做”一体的专业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运用专业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去思维和学习,教与学、学与做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应用性和专门性的人才。
    1、专业理论与实训项目采用讲练交替,学、用结合,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相互提升,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设定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采用“项目+教学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实施“学校(理论)—校内(实践)—学校(理论)—企业(实践)”的“双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教学中体现“早实践、多实践、实践教学全程不断线”的方针,把知识的传授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顺序,将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校期间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要分阶段学习。为了使“双循环”模式顺利实施,汽车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4S店的密切合作,已建成7家稳定的校外紧密型实训实习基地,以企业的生产车间(或4S店)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场所,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开放型、共享型、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生在校顶岗实训实习;同时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2、实训过程与内容在仿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实施,使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本课程教学难点在于对硬件的了解和编程,为了良好的实施教学,学院投入28万元建成开发环境下的单片机实训室,在教学中,运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编程并运行,观察内部RAM的内容变化以及内部寄存器的内容变化。在实训教学中,运用单片机仿真器和接口目标板,仿真运行接口程序,直观的显示单片机程序运行效果,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
   (二)开办特色班,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途径
学院依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于2012年在机械学院尝试开设特色班。所谓特色班就是在入校一年级学生中,选拔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学生,通过单独组班、实施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项目教学,专业实训室全天候开放等方式,学生可随时可到实训室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参与教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室建设、实训项目研发等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开展“订单”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意图,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其最大特点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种“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过程的一整套培养安排。目前,机械学院开设了“海尔机电班”和“五菱班”;信息学院开设了“华硕电脑”订单班。通过这种“订单式”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目前已为青岛海尔、柳州五菱、苏州和联集团华硕电脑培养毕业生200余人。
    四、校企合作的收获
    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
    学校方面: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不断促进了学校的稳步发展。
    企业方面: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企业可以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学生方面: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