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 6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
企校合作育人才 共创共赢助发展(济钢集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08 09:43:15
企校合作育人才   共创共赢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济钢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一个百万吨级的地方中型钢铁企业发展成长为全国千万吨级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并跻身全国十大钢行列。济钢之所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关键是我们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善打硬仗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正是济钢多年来重视实用型人才培养而结出的最丰硕的成果。
    人才的成长绝非朝夕之功,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我们只有认识到人才成长的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少走弯路,事半而功倍。对一个企业而言,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才的成长周期被人为地拉长。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能够有效的缩短实用性人才成长周期,是一条促进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充分反映了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们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以企校合作为载体,积极探索和推行融源头延伸与过程控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济钢输送了大批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源头延伸,加速成才的“N+1”培养模式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时间在管理学上被列为最大成本。济钢为解决毕业生到企业适应时间长的问题,探索出了“N+1”订单式培养模式,缩短了人才的成长周期。“N+1”订单式培养是指企业向学校提出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它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由企业和学校两个育人主体、在企校两个育人环境中共同培育人才,加快学生角色转化和成才的速度,是济钢培养紧缺实用人才的新模式。
    (一) “4+1”模式
    随着济钢的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实施了“4+1”宽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企业复合型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以及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要求的调查,我们设计了包括冶金材料复合型、工艺机电复合型、营销管理复合型、机电(液)复合型等4大类别56种专业复合的人才培养类型,并首先选择了有紧缺专业需求、在冶金行业知名度最高的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作为试点高校。通过精心策划,确定了招收条件、毕业生甄选程序、学制学位设计、第二专业课程选择、第二专业实践要求等方面内容;针对4年学习期及第五年延长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激励约束机制,从生活费、住宿费、培养费、工资待遇、保险到服务期限、服务要求、违约责任进行严格约定,第四学年学生每人发放6000元年度生活补贴,第五学年按照入厂大学生标准享受薪酬和待遇。从2001年至今,已培养“4+1”宽专业复合型毕业生5届146人,毕业到济钢工作3届74人。在分配工作时,根据每名宽专业毕业生的双专业选择和学习表现,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保证人才能力的最大发挥。
    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4+1”毕业生的评价普遍优于同期引进的一般毕业生。特别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更高,表明了使用单位对这一培养模式的认同。“4+1”宽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试点高校吸引优秀生源的招牌和向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汇报的重点,并已列入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教改内容,在高校树立了济钢品牌,增强了对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多高校主动要求合作开展“4+1”毕业生培养,许多企业也纷纷来济钢学习交流经验。做到了学校支持、学生欢迎、企业需要、社会满意,实现了多方“共创共赢”,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3+1+1”模式
    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导致国内国际钢铁产品营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开拓和保持越来越困难,既懂国际贸易,又懂冶金专业知识,且有一定外语水平、特别是专业外语水平的复合人才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寻求一种快速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人才,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工作和新的课题。近年来,我们通过与辽宁科技大学联合开展3+1+1宽专业复合型外经外贸营销人才培养,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所谓“3+1+1”业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就是针对企业营销和国际贸易人员急缺,而社会院校培养的该专业大学生短期内又很难适应企业需要的问题,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高校提前选择冶金、材料、机电等主体专业优秀学生,通过高校课程调整,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第一专业课程学习,第四年重点学习国际贸易、营销知识,辅修外贸英语,第五年强化外贸英语、专业英语和口语表达,通过5年(3+1+1)的学习,培养适应钢铁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国内营销人才。2007年,我们首批尝试培养引进了10人。
    (三) “1+1”模式
    传统的生产现场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师傅带、口头传。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将这些口口相传的经验和诀窍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更有利于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实施了操作技能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1+1”培养模式,即为经验丰富、掌握绝活诀窍的老师傅配备一名理论丰富、善于沟通、文字表达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作助手,负责归纳整理操作经验、诀窍、心得等,编辑成文,再由相关部门选录、汇编成册,作为操作工的辅助教材,使绝活诀窍得以推广普及。同时这些高校毕业生作为助手,在整理、编辑资料的过程中也充分了解了生产现场的各种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经验水平。这样就形成了1名老师傅加1名高学历助手的小团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1+1>2的效应,拓宽了人才培养的路子。目前,济钢与重庆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包头钢铁学院等院校,联合培养了50余名“1+1”毕业生。20余名毕业生已走向工作岗位,并汇编了十多万字的经验材料。“1+1”毕业生提前半年入厂实习,每月享受500元的生活津贴,毕业后在操作技能岗位工作,享受普校专科毕业生标准的薪酬和待遇,同时可以参加社会职称和技师两个系列的评聘,个人发展前景广阔。
    (四)院校内设“济钢班”
    “济钢班”就是与有关高职院校签订协议,对招收到济钢的学生,重新编排不同专业的济钢教学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种企校联合的订单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从源头上降低了人才的引进使用成本,加快了人才的成长步伐。
    2004年至2006年,我们在山东省工业职业学院等7所院校招收了1174人,在学校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系统的专业培训。为保证学生学历教育的完整性,我们要求学校调整教学进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提前完成在校所学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并顺利取得学历毕业证书者,方可进入济钢班参加培训。对招收到济钢的学生,重新编排不同专业的济钢教学班,制定《济钢与院校订单式培训计划书》,通过培训使新员工尽快了解企业和环境,学习掌握必备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为确保质量和效果,我们规范统一培训教材,优化师资团队,做到专兼结合、企校兼容,充分利用企业新建项目用人单位有关领导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院校各方面的优势教师资源,并要求教师讲课必须联系济钢的生产、工艺、设备实际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们严格培训管理,严把进厂考试关,在《济钢与院校订单式培训计划书》中具体明确对教师、班主任和学员的管理制度,不定期到学校检查教师教学与学员学习情况,结业考试由济钢组织,任课教师出两套试题,我们组卷并调整30分到40分试题,严格保密,考试单人单桌。经考核,淘汰了122人。由于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减少了实施中的纰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培训如期完成。2006年8月,1072人先后分配到济钢新建项目单位并迅速成为生产的主力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
    二、过程控制,育高端人才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高端人才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十五”以来,我们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不断强化对人才成长过程的全方位控制力度,大力加强企校合作,广泛开发社会培训资源,构建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与高校共同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更新、素质提升和成长成材。以“产、学、研”为载体,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后继续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式,提升大学毕业生“干事创业”的实际能力,在培训实践中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过程控制、多样化培养实用人才的路子,较好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高层人才短缺问题。
    (一)联合办学 ,构筑人才高地
    企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既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也为高校培养研究生开辟了新的办学形式。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两路并进的培养模式:一是每年与高校联合举办一个重要专业的工程硕士生班。近几年,先后与北科大、南开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了机电一体化、冶金材料与财务研究生班、工业工程、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等研究生班,加快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步伐。二是选送零星专业的考生以工硕、定向、单考等多种形式到高校读研,逐步补充完善多专业高层次人才结构。
    在工硕生课题设计中,我们一直坚持由企校双方共同确定研究课题,选题综合考虑高校学科优势和济钢未来发展需要,要求选题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足够的工作量,能够体现综合运用科学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辩采取高校与企业联合举行的方式,答辩委员会由高校导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答辩过程给企业提供了考察高校培养研究生成果和了解毕业生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及能力的机会,对毕业生的使用提供了直观的依据。《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科技日报》以及山东电视台等对此进行了相继报道,企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可。通过企校联合培养模式,我们培养硕士生328名、博士生25名,培养专业涉及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钢铁材料工艺研究、控制工程等41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目前我公司基本形成了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具有各种优势学科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群体,构筑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二)发挥高校优势,推行充电工程 
    人才知识的“新鲜度”决定了他在专业领域里的领先度。为适应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快速应用发展,使广大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行系统的知识更新,我们率先在冶金行业提出人才充电工程,与高校和科研部门联合举办各个专业的充电工程培训班。培训中坚持课程设置重点化、培训形式规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以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专业领域的领先水平。“十五”以来,我们通过充电工程培训了25个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1600余名。
    (三)产学研相结合,拓展企校合作新领域
    加强企校交流合作,为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平台。自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高校、科研部门科研成果245项,研发经费高达7200多万元。邀请安徽工业大学举办的“煤化工”班,所提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应用在我公司焦化厂具有国内一流装备水平的五座焦炉上;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生班提供的中板剪切自动控制测量系统,应用在中板厂剪切工序中。
为促进企校合作向纵深发展,我们积极与有关高校共建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我们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先后与清华大学共建了贝氏体钢开发示范中心、清华-济钢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研究贝氏体钢的开发以及煤化工的应用;与北京科技大学设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在多个领域共同进行实质性技术开发;与东北大学共建了轧制技术研究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建立了远红外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四)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回报社会
    教学实习实训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毕业生通过到企业实习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实践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但由于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实习环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冲突,一部分企业不愿承担这一义务。多年来,济钢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建立企校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由企校双方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企校各自的职能和责任,规范实习的程序和要求,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依据校方的实习计划,我们及时做好实习师资、授课、参观以及师生住宿、就餐等各项准备工作,对进厂生进行厂情介绍、安全教育及现场实习等。2000年以来,济钢已作为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经干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等高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待1500余名大学生的实习,共计一万余名学生在济钢进行了教学实践。济钢也多次获得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优秀教学实习基地”荣誉称号。
    三、结束语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几年来,我们在企校合作培训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经验,进一步加大企校合作力度,创新实践企校双方在更广领域、更宽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为济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