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 6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网址:www.sdxqhz.org
电话:0531-86109138
传真:0531-86922252
当前位置:首页>创业就业 > 创就业实训 >
2015大学生毕业季:今年就业亮点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日期:2015-08-24 13:25:16
2015大学生毕业季:今年就业亮点多

    据悉,今年全国高校有749万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而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在这一就业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在悄然变化着,端起“铁饭碗”、留在一线城市、五位数月薪的就业已不是令人羡慕的唯一出路。变身基层公务员、成为“毕创族”、试水民企空间……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旋律,我国新一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起步似乎也更为多元。那么在2015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与以往相比究竟又有何不同?
  择业更理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吸引力下降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都颇受高校毕业生青睐,但随着生活成本攀升、户籍制度收紧,“留下”的难度越来越大,北上广深的吸引力似乎也在下降。
  刚刚硕士毕业的李阳现在在济南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就职,据他称,工作以来,加班、出差的频率远比北上广的同行们少,每天下班能吃到爸妈做的饭菜。不久前刚买了新房的他目前正在忙装修。而其实,毕业于北京某知名高校的他当初还是有机会留在北京的,但是就在两个月前,李阳还是作出了回家乡山东济南的决定。“假如留在北京,房子、车子、爸妈都离我太遥远了,想到要解决户口、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更觉得遥遥无期。”李阳说。
  在李阳和他的家人看来,放弃了留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机会,换取回老家舒适、成本低、压力小的生活,是“明智选择”。他说:“在哪里就业不都为了更好地生活吗?”
  李阳的想法代表了不少“90后”毕业生。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传统一线城市的期望骤降至33.9%,明显低于2014年的48.4%和2013年的50.3%。
  即便是在极具竞争力的一类名牌学府,这一趋势也日益明显。据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介绍,今年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流向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选择去民营、私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大幅增加;二是到京外、回家乡或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明显提高,大概比往年增长10%~15%以上。上海市教委6月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非上海生源离沪就业的毕业生比以往有所上升,预计将超过20%。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则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到二三线城市工作潜力很大,也有个人能力施展的平台,不是非得挤破脑袋去北上广,择业更加趋于理性。
  其中,一线城市近年来飞涨的房价就让不少大学生“望而却步”。以北京为例,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经达到29222元/平方米。“房价贵、消费高,即便在北京的收入高,但整体生活质量并不高。”李阳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3年前怀着对首都的向往来到这里求学,3年后北京对自己的吸引力已经大打折扣。
不怕苦不喊累:更多人选择下基层
  “屈身下嫁”,“大材小用”曾经是不少大学生对于去基层工作的形容词,提到去基层,以前更多人是选择“避而远之”。而在近两年,这种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中央对基层就业项目的进一步倾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到基层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共有10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志愿参与了“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特岗计划”等主要基层就业项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一位师妹小菲今年在找工作时就发现:今年,去偏远地区、基层单位的同学越来越多。“听老师说,以前报名去贵州西藏这些地区志愿者项目的同学很少,即便是有很多的优惠条件,也是几乎是报名就能去,有时招的人数比报名的人还多。但今年,我在第一轮面试时,光本校的学生就看到了不下5个,其他地区、学校的同学更多。”小菲说。
  西安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老师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西安交大留在西部基层地区就业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虽然今年统计数据显示去基层就业的学生基本保持在相对不变的比例,但如果算上到大型央企和国企的基层单位就业的同学,比例肯定更高。
  而不仅仅是在西安交大这样的一类学府里存在这一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1%的专科生,即学历较低的毕业生也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到基层工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专科生在城市中竞争力比本科、硕士生弱。此外,毕业生的家庭收入较低也是其选择下基层的“激励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家庭收入较低,往往社会资本较少,基层就业成为该类型毕业生避开大城市竞争“天花板”的理性选择。
  一心渴望去基层锻炼的毕业生秦磊,则从基层工作中看到另一番风景。大三暑假一次去湖南某山区支教的经历,让他找到了去基层工作的浓厚兴趣。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是个真正能锻炼和磨砺人的地方。像我支教所在村的村长和书记,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干不同种类的事情,都能应付自如,我也渴望这样的状态。”秦磊说。同时,他也看到了基层对大学生的渴望,“他们真的很需要这些,你想的一个点子,在大城市可能根本没人搭理你,但是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尝试,因为他们渴望发展。”这种质朴的感情,让秦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发展路径。
  而相关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对于下基层时的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展示、发展空间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到基层后能够得到地方领导重视,为当地工作作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才能,一定程度上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时代新选择:毕业就创业的比率攀新高
  2010年,山东小伙儿孙帅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创办了一家网站,那一年,本科生中仅有0.9%选择了创业。这是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数据挖掘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5年后,在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的背景下,据某网站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2015届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6.3%。
  今天,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无时无刻不在鼓动着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对此,国家还出台了多项有关鼓励政策。而随着国家从不同层面加大创业力度,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数量也在逐渐提升。麦可思研究院研究了近年的数据后发现,包括本科毕业生和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在内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1.2%,2010年1.5%,2011年1.6%,2012年2%,2013年2.3%,2014年2.9%。
  陈宇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创业是缓解就业难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从多个角度分析,除了创业者的就业得到解决外,项目本身的发展也能带动一批人就业。
  而面对“为什么选择创业”的提问,孙帅的回答也代表了很多毕业生创业者的心声:“我就是想创业”、“我喜欢创业相对自由的状态”、“之前就有这样的理想”。当这些受访创业者谈到最初对创业的理解时,“自由”、“挑战”与“激情”是出现最多的词汇。
  然而,理想很丰满的同时,现实往往很骨感。孙帅的网站仅仅维持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因资金问题被迫关闭。而据麦可思此前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其中,2007年创业的应届毕业生3年后还有36.4%的人在继续,2008年这一数字为33.7%,2009年为29.6%。
  对此,不少投资人将退出创业或创业失败的原因与创业者自身的心态和能力联系到一起。德阳投资公司总经理邱武认为,“为创业而创业”的动机是当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基于不想工作、不想给别人打工的想法而创业,不一定是种很好的创业心态。创业需要先有耐心的积累,凭着想象和热情一头扎进去会走很多弯路”。
  陈宇则认为,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会由于经验比较少而更容易失败。“所以政府、高校各方面除了金钱上的支持和扶持外,更需要在创业指导上帮助学生,并将政策落到实处。另外,大学生创业也要看其本身适不适合,因为有的人适合创业,有的人则不然,这需要他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石棚街8号   邮编:250012   电话总机:0531-86109138、0531-86922252    邮箱:sdzx11@163.com
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版权所有www.sdzjxh.org\www.sdxqhz.org          鲁ICP备14020381号-2
最佳使用效果:1440*900分辨率/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其他第三方浏览器极速模式 当前访问量:2050121